果冻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果冻小说网 > 九娘致富记 > 第22章 第 22 章

第22章 第 22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临近过春,牙行并未歇业,贺江商人来往不绝,大多数店铺都会营业到过春当天。

程九娘惦记着瞧瞧铺面,这段时间她想出来的两个新花样也在研制后摆摊子,不少客人都很喜欢,因此她想着等过了春后,在四五月份就盘下一家铺子先来试试,铺面还要提前定下来,不至于临时捉急。

牙行门口贴上了大红字应景,虽并未见客人,但也添了几分过春的喜色。

“诶,您瞧着眼熟啊!”

牙行门一开,被冷风一吹,老板冻得缩了缩,跺了跺脚,将两人迎进后,见到程九娘第一眼突觉面熟,没等提醒,他立刻就想到了,恍然道:“您是之前来我这租了摊位的姑娘,诶哟,瞧我这记性。”

牙行老板虽热情,但心中更好奇程九娘今日再来牙行的目的。

程九娘笑着对牙行老板道:“老板,今日来想看看闲置铺面,若有合适的等过了春就盘下来。”

听到这话,属实让牙行老板震惊了,他没想到程九娘一介女子租个摊位能赚钱就不错,现如今还要再盘个铺面,难道是要跟他们一样做生意?这还真是奇事一桩。

虽惊讶,老板还是赶紧将铺面图册拿给程九娘,并且站在一旁随时等待着解答。

程九娘拿着铺面图册微微靠近高辽一边,想让他帮着一起参谋。

老板却趁机打量着二人,这两人穿着不似大富大贵 ,不过普通平民,这男子应该是个读书人,竟然能同意女子出来做生意,还真是奇哉怪也。

高辽目光虽是瞧着图册,但余光总是落在九娘脸上,盯着她恬静的侧脸,忍不住嘴角上扬添上几分笑意。

九娘似乎感觉到旁边目光灼灼,还以为高辽是看上了哪家铺面,于是询问道:“可是觉得有合适的铺面?我翻了两遍,只觉得城南临近中心的那家铺面不错。”

高辽没想到九娘全然没顾及到自己,无奈笑道:“为夫还没挑好,不过你若是喜欢城南那家我们也可以一会去瞧瞧。”

程九娘点头,又翻了几页图册,最后停留在城南那家的铺面,上面还标了号码:乙丁十八号。

“哎哟,娘子有眼光,这城南乙丁十八号临近街口,人来人往最多了,先前是个小酒楼,只不过这面积小了些,到不了半亩,能摆下几张桌椅,但这租赁钱也不少,一两银子一个月。”

程九娘闻言不禁一阵牙疼,若是日后能赚回就罢了,但若是一个月就要花上一两银子,之后还要包括铺面装修和原料,花销就很大了。

她虽想四五月份就盘下铺面,但后续还需要至少七八两才能弄个像模像样的铺子出来。

“好,我看上这铺面了,不过也要等过了春才行,老板实不相瞒我手中的资金还不够全然能接下一家铺面,您之后便继续租赁就好,若是等我再来租还能赶得上便要了,不然换也来得及。”

程九娘想定下来,虽困难险阻,但此刻也不能退缩,既然要做生意,就要拿出魄力才行。

老板当即应下,还说了句适当帮着娘子留一留。

程九娘和高辽记下铺面的位置,便相携离去。

采买一通后,最后两人在城南瞧了一眼那铺面,虽上了锁,但瞧着外围面积已然足够让程九娘大施拳脚。

过春那天,九娘和高辽一直在家中忙活,贴了红字,又买了许多点心和布料作为拜节的东西,做了不少好菜出来,家中甚至还能多出两道荤菜。

九娘每日赚钱会分些给高母,高母一一接下后也攒了不少,过了节她也难得拿出些铜板买了肉菜,九娘也了一坛买酒水,因此这也是高家甚至程家第一次聚在一起过春,且过春饭十分丰盛的一次。

饭桌上,程父和高父喝着酒吃着肉菜,两人喝得已然上了红脸,但依旧情绪高涨,说着些闲话家常。

高母吃完后就将一摊子事都交给了程九娘,她回屋准备了过两日要去拜亲戚的礼品。

“后日娘应该会带你去拜三家亲戚,大伯和大伯母,还有远方的三叔,最后就是叔祖母,都是些不常走动的亲戚,只当留下礼物就好,娘想来也不会多留。”

高辽向九娘说起他家每年拜节的亲戚,希望她不要因为是亲戚就让自己受委屈。

“明白的,只是去拜个亲戚而已,我不会受委屈的。”

高辽其实也不该担心,但他就是觉得如今九娘做了生意,若是有爱说闲话的人传到这几个亲戚,他们难免会说嘴。

“总之,莫要委屈自己。”

高辽叮嘱几句后也没再多担心,九娘不是个让自己吃亏的性子,只希望母亲莫要多是非。

拜节那天,高母一大早就扯着嗓子让九娘拎着东西走,这几日村中都是如此走亲戚的,所以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拎着东西要去隔壁村或者同村找亲戚拜节。

高家的亲戚都住在离云中村不远的大柳树村和淮河村,她们只需要走一炷香就行。

大柳树村村户人很少,这里是个古村,不过如今年轻人很少,据说是多年前发了水将这一片都淹了,唯独这村子受损很严重,导致农田都种不了庄稼,后来渐渐搬出去的人就很多,只剩下些不愿意离开的老人,平日都是家中年轻人来接济送东西。

高家的叔祖母就住在这,她已经是八十岁的高龄,被村子很多人叫老寿星,可惜近两年身体已经不太好了,只能整日在家,多动一会都会气喘吁吁。

叔祖母是个面善的人,九娘听高母说才知晓,她二十三岁就守了寡,没儿没女,曾经高辽祖父拒绝她再嫁,所以被迫守寡,这一守就收了一辈子。

程九娘瞧着叔祖母满是褶子的脸,枯黄的面皮,有气无力招呼她们喝水坐下说话,心中隐隐有几分不好的预感。

高母拒绝了叔祖母没有留下,只是将准备好的拜礼给了她就走。

程九娘回头望着那孤单一人的叔祖母,心中蛮不是滋味,想跟婆母说些什么,但瞧着她的脸色最后还是咽了回去。

最后两家亲戚都在淮河村,远方三叔也是不甚亲近,因此高母和九娘也是放下拜礼就走,最后就到了大伯和大伯母这。

高父兄长是淮河村的木匠,平日就靠手艺过活,今年已然五十多了,据说脾气火爆,和高父是两个极端。

九娘送上拜礼,目光落在一旁笑眯眯的大伯母身上,她显得比大伯老,向来是多年操持家中疲累缘故。

大伯家高母就不能只送了东西就走,多少也要坐下说说话,因此九娘也得陪着留下来。

九娘听着婆母和大伯母闲话家常,自己偶尔也只不过是时不时附和几句而已,起初还算是和谐,直到大伯突然提到:

“我听说高辽媳妇要做啥子生意?”高大伯紧紧皱着眉,语气也不怎么好,显然有点兴师问罪的口气。

高母冷眼撇向程九娘,随后应道:“可不是,整日往外跑。”

程九娘抿抿嘴,想要说些什么,却被高大伯粗暴打断了:

“像什么样子,你们女人家,总外跑成什么了,弟妹如今也是耳根子软了不成,成子竟然也不知道管管,女人出去做生意,那岂不是翻了天。”

高大伯是个十足古板保守的,整日张口闭口就区分男人女人,九娘真的怀疑大伯母到底是怎么跟他过下去的。

高母陪着笑,难得没跟着高大伯一起附和去数落程九娘,只和大伯母继续搭话。

“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,弟妹你这婆母做的也不行,就该管管,之前咱娘还活着的时候,那可是什么都规规矩矩的。”高大伯不禁连带着高母一起数落,甚至还不知所谓搬出了他们已经去世的母亲。

程九娘肉眼可见变了脸,可谓是十足的难看,就连大伯母也不禁闭嘴,不敢说什么,只盯着高母沉默不语。

高大伯依旧是絮絮叨叨,数落着程九娘,连带着高母和大伯母都说着,丝毫没瞧见三人的脸色已然难看不已。

九娘作为小辈虽不愿意顶撞长辈,但真不想再受这样的委屈,忍不住开口提醒高大伯:“大伯,莫要再说了,九娘知晓的。”

九娘想着顺着脾气说几句,将话茬略过就好,却没想到高大伯却不改说教,反而变本加厉:“知晓有啥用,你得做到,你们女人就是异想天开,都嫁了人还不安分,要说高辽祖母我娘才是厉害,把我们高家管的服服帖帖,哪个敢生事,我说弟妹......”

“大哥说了半天,歇歇吧,我都听累了。”高母勉强撑着笑劝了一句,但已然有几分咬牙切齿的意味。

“你看,弟妹啊,你这不听人说话的毛病得改改,当年娘还活着的时候......”

“现在她没活着了!我改什么?!”高母终于忍不住脾气,瞪着高大伯,吊着嗓子喊着:“我和我儿媳妇做什么,大哥少来管!管好你家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!已然自己是什么厉害的,婆母都死了多少年了,你还硬正仗腰子,以为我多怕是她,好心给你几分脸皮你蹬鼻子上脸!好好过个春你来给我找不痛快!跟我这挑幺挑六!”

程九娘已然不管此刻高大伯是一脸什么表情,只目瞪口呆看着婆母,震撼地说不出话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